瑞信:2022年A股投资大势
文|《巴伦周刊》中文版撰稿人 吴海珊 编辑 |康娟
2021-11-04 20:27:21
未来的13个机会关键点
接近年底,预测未来一年的市场趋势,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必答卷。

瑞信已经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11月3日,瑞信不同领域的主管,逐个对自己关注的领域进行了解读,从行业大势角度出发,点明了未来的机会关键点如下:
  1. 地产行业的风险一方面在家庭负债,另一方面在表外。

  2. 接下来行业方面会出现板块轮动,石油价格比煤炭更具有韧性。

  3. 芯片供应负增长会在四季度出现改善。

  4. 2022年,芯片的的需求大概会有12%的增长,原因——再库存。

  5. 2021年前9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了185%,原因——价格下降和市场教育。

  6. 从新能源车的角度,到2025年会有25%的渗透率,到2030年会有50%的渗透率。

  7. 明年或者是在未来几年,传统的汽车公司会大量占有新能源车市场份额。

  8. 2025年中国的第三级自动驾驶和第四级自动驾驶渗透率会大幅提高到17%左右。

  9. 中国的5G资本支出在2022年会见顶,但是这只是5G前期的见顶,针对的是无线基站的建设。

  10. 云超大规模企业的支出在2021年的增长有24%,明年预计也有两位数的增长。

  11. 超大规模需求的中立数据中心复合成长率可以达到16%到17%。

  12. 未来3年中国的创新药市场的增速可以接近20%,2025年创新药市场规模可能可以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左右。

  13. 瑞信估计中国现在在线药房的渗透率大概有14%到15%,未来10年可以达到29%;在线健康问诊的渗透率也会达到20%以上。

地产的风险——家庭负债&表外负债
瑞信中国/香港股票研究主管黄翔:
2021年以来,中国部分地产商出现了现金流问题,甚至实质性债务违约,造成了市场的恐慌。
就目前而言,地产商投资和新开工项目已经放缓,这一风险已经下降。但是中国家庭负债近两年上升速度很快。房地产行业对中国过去几年的增长有重大贡献,但是在当下节点,如果家庭负债继续大幅度增长,将会对经济和居民的收入产生很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经过几轮去杠杆之后,开发商资产负债表上的可见债务近两年逐渐下降,但是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一些项目负债都在上升,比如说供货商的支付款项延迟等,这也让整个房地产行业比实际的负债要多,这也是一个值得焦虑的地方。
房地产行业现在的问题是值得焦虑的,但是没有必要非常恐慌。
煤炭板块将经历板块轮动
瑞信中国/香港股票研究主管黄翔:
中国最近的停电限电,是需求端和供应端同时出现了问题。从需求端来看,随着全球各国慢慢开放,中国的出口比较强劲,沿海地区的煤和电的消耗非常大。但是在供应端,因为环保和安全生产的压力,国内的供应受到一些影响的。而国外的供应端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俄罗斯、印尼的煤进口是在明显增加,但是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基本上没有了,也对国内的煤炭供应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是从需求和供应同时来做的。从供应端来看,政府开始介入,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增产保供,放松进口,并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的改革,进一步放松了高耗能电力的价格,但从上市公司的回应来看,影响比较小,时间也不会特别长。
从需求端采取的措施可能是更有效率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电价和煤价之间的问题是,一端已经比较市场化,另外一端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电力公司利润率很低,大部分利润都给煤矿了,这是不可持续的。近一两个星期煤价已经下来很多,接下来行业方面会出现板块轮动。
从能源股的角度来说,虽然煤炭在短期政府有很多的措施改善供应的状况,但石油要改变供应比较困难,石油基本上是掌握在几家企业手里,从价格角度来说,韧性会比较强的。
芯片紧缺四季度将获得缓解
瑞信亚太区汽车行业研究联席主管王斌:
过去两个季度芯片的供应处于负增长的状况,在四季度就会有所改善,基本上会与销量会同比持平,主要原因是芯片供应的改善。
马来西亚是主要的芯片封装基地,在疫情最高峰的时候,马来西亚日增新冠病例超过2万人,目前已经低于5000人,这使得芯片的供应大幅复苏,这是瑞信认为四季度会改善的重要原因。
2022年,芯片的的需求大概会有12%的增长,这一需求的增长就是一个原因——再库存。
在过去12个月,中国汽车的经销商库存下降了152万台,以中国每年2000万台乘用车的体量,150万台左右是7%的全年销量,这一7%不但造成了2021年的低基数,同时也给2022年多挪了7%的增长,所以再库存是2022年芯片增长的核心因素。
新能源车爆发增长185%:降价+市场教育
瑞信亚太区汽车行业研究联席主管王斌:
2021年前9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了185%,这一高增长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电动车价格下调。以特斯拉为例,从2020年年初至今,特斯拉model3的价格已经下降了接近6万块钱,也就是下降了20%左右;7月份的Model Y也下降了20%多。不止是特斯拉,中国2021年也推出一些低价电动车。价格下降是新能源汽车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个市场教育。2021年很多造车新势力今年大量扩张了它的经销商网络,对市场进行了广泛的教育。以理想汽车为例,2020年年底它只有20家店,到2021年年底达到接近200家店,增加了10倍。大量的新店的成立,对市场会进行有效的教育,进行地域上销售的扩张,带来销量的增长。从新能源车的角度,到2025年会有25%的渗透率,到2030年会有50%的渗透率,高增长得以持续。
其中传统车企会有很大的潜力。对汽车公司而言,制造电动车并不是一个特别高精尖的技术。美国过去很多年都只有三家汽车公司,但是在电动车时代,在短短两年之内出现了超过10家电动车的上市公司,从这一点证明,电动车并不是一个特别困难的技术,很多公司很快就造出电动车。
明年或者是在未来几年,传统的汽车公司会大量占有新能源车市场份额,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传统汽车的电动车的专属技术的平台在明年都会上市,这些平台的产品得以投产的话,传统汽车公司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进入电动汽车市场。第二,正是因为电动车技术是一个较低门槛的技术,所以传统公司的优势,如规模效应、对质量的管控,在未来几年都会发挥出来。
非常看好智能电动车
瑞信亚太区汽车行业研究联席主管王斌:
瑞信非常看好智能电动车,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成本的大幅下降,以第三级自动驾驶为例,目前整套非汽车的硬件成本需要2万块钱左右,预计到2025年会下降到1万块钱,这就会成为主流汽车可以承担的价格,因为在中国的主流汽车的价格大概是10万块钱左右,占比10%的价格是可以承受的。第二,中国不断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智能终端建设、5G通讯网络,以及高精地图,这三个方面都有助于自动驾驶的发展。因为路越智能,车就不需要过高的要求,降低了研发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基于这两个原因,瑞信预计2025年中国的第三级自动驾驶和第四级自动驾驶渗透率会大幅提高到17%左右,到2030年会有更高的增长。
中国新基建:5G网络、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
瑞信中国科技和电信行业研究主管王晓琼:
中国的新基建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举措之一,包括5G网络、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等。
5G建设肯定是一个长期性的投资,周期可能长达10年,几乎就是4G建设周期的2倍。中国的5G资本支出在2022年会见顶,但是这只是5G前期的见顶,针对的是无线基站的建设。2022年之后,5G的建设会常态化,资本支出会放缓,但是投资会转移到一些光网的更新,因为它要承载更多的数据;也会带动骨干网、承载网的发展,还有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等应用,会提升5G的商业性。
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的云服务商市场,在我们来看,中国其实是有潜力追赶美国云服务市场的。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预测,中国云市场(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在未来几年预计将会实现30%的复合年增长率,其中公有云已经超越了私有云,预计公有云应该会有一个更快速的复合增长率。但是公有云受到互联网政策调控的影响,增速上有些放缓,但是长远来看,整体的上云或者是数字化的影响都会带来需求爆发。私有云的层面,随着数字化的影响,很多企业也都上云了。随着云服务日益的普及,更多类型的企业愿意转上云,混合云应该会增加在云市场里的份额。这些都会推动云基础设施的需求,瑞信预期在2022年这种趋势也会持续。云超大规模企业的支出在2021年的增长有24%,明年预计也有两位数的增长。
数据中心是一个很明确的方向,肯定也会是有两位数的增长。在中国一半的数据中心是由电信运营商在运营的,另外一半就是中立的IDC服务厂商运营,在这种超大规模需求的中立数据中心复合成长率可以达到16%到17%。
5年之后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相关开销将达12万亿
瑞信医药健康分析师黄旸:
瑞信估计,未来3年中国的创新药市场的增速可以接近20%,2025年创新药市场规模可能可以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同时,创新药在某些领域竞争有加剧的情况,特别是在癌症治疗上有非常广泛应用的PD-1和PD-L1的药品。2021年这一市场规模约为150到160亿元人民币,国内外公司在中国获得批准的PD-1和PD-L1药品,已经有10个,但是市场规模还会持续增长,估计可以达到400亿人民币。
除了政策之外,对创新药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内生的驱动力,就在于老龄化。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已经为18%左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估计有13%到14%左右。老龄化社会不仅加强了对健康医疗的需求,而且老年人对更加有效的创新药以及创新器材的需求也更大。即老龄化不仅让创新药的市场变得更大,整个医疗健康相关的开销也会更大,预计5年之后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相关的开销会达到12万亿人民币。
医疗行业的创新不止是限于硬件,在医疗模式上也有突破,特别是医疗的数字化、互联网医疗,也有了一定成绩。瑞信估计中国现在在线药房的渗透率大概有14%到15%,未来10年可以达到29%;在线健康问诊的渗透率也会达到20%以上。在线药房的优势,不仅在于它们在疫情期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便利性,而且和线下药房相比有显著的价格优势,就瑞信进行调查的医药的品类来说,线上的价格比线下大概要便宜20%到25%。
创新药全球化作为医疗行业的一个重要的主题,瑞信对其长期前景还是看好的。
文|《巴伦周刊》中文版撰稿人 吴海珊
编辑 |康娟
版权声明:
《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投资、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




年末特惠,迎新出发!
年初的时候我们推出了【巴伦2021封面合辑】,从年初到现在,巴伦封面文章推荐的一些公司的股价已经有了持续的增长,如特斯拉(TSLA)甲骨文(ORCL)生化基因(BIIB)等,相信购买封面合辑的读者已经获得了一些财富的先机。
现在距2021年结束还有2个月的时间,年底还有什么新的投资机会?2022年应该怎样布局?有哪些风险需要规避?
来【巴伦2021封面合辑】寻找答案吧!封面合辑日常优惠价300元,年末特惠价149元
购买了合辑的读者,我们还将继续赠送您价值1600元的《巴伦周刊》英文版12个月数字订阅权!
抓紧2021最后的机会,为2022创造更多价值吧!



  •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09821号-1
  • 法律声明: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 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商业媒体及纸媒请先联系:Juankang@barrons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