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本书能让你更理解《美国工厂》的忧虑| 巴伦书单
文 | 彭韧
2019-09-01 21:48:56
在被纪录片《美国工厂》刷屏之后,不妨再看几本关于美国现状的书,也许更能理解冲突背后的无奈。

最近,很多人都被推荐看过了奥巴马夫妇旗下影视制作公司“高地”和奈飞联合出品的纪录片《美国工厂》,这个讲述福耀玻璃在一个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城市代顿开设工厂,在为当地带去大量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带来巨大价值冲击的故事,已经被人们从多个角度反复解读,很多中国人都提到,这部纪录片中的美国和美国人让他们感到十分陌生。

其实,作为对于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国家,美国和美国人仍然并没有被人们充分了解,本周巴伦书单将推荐几本关于当代美国的书,尤其是美国在光鲜亮丽的硅谷和华尔街、好莱坞之外不为人所熟悉的另一面,它们都属于非虚构的佳作,看完这几本书,也许你对于当代美国有着更加深入的认知,也更加能够理解《美国工厂》中的美国人。

首先推荐的是一本对于理解当代美国现状几乎绕不过去的书,它就是J·D·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这本书出版于2016年的自传体回忆录自出版以来,就像旋风一般横扫《纽约时报》荐书和亚马逊排行榜等畅销书榜单,美国主流媒体用这本书来解读为什么特朗普能够赢下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而特朗普曾经的幕后“军师”班农也曾经在他的多次公开演讲中频繁引用过这本书的内容,并作为支持自己理论的论据。

这本书的作者J·D·万斯是一个来自美国俄亥俄州钢铁小镇米德尔敦的普通人,前海军陆战队队员,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生,这种背景在精英荟萃的美国中上阶层里也许算不上什么,但是正如作者所说,“我之所以写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我取得了什么不平凡的成就,而是因为我做的事虽然非常平凡,但大多数像我那样长大的孩子都做不到”。

今天的万斯在一家硅谷投资公司担任管理职务,是著名硅谷投资家彼得·泰尔的合伙人,同时还身披着畅销书作家和共和党新星的光环。但作为一个来自铁锈地带的“留守儿童”,万斯能够突破自己所出身的中低阶层,成功跻身美国精英阶层,这在当代美国已经是一件极小概率事件。

在进入耶鲁大学法学院,成为克林顿和希拉里的校友之后,万斯回望自己的故乡,发现小时候的玩伴大都陷入困境,不少甚至已经因为吸毒而家破人亡,被人们视作“白人垃圾”,而万斯反思自己的前半生,认为自己能够脱离这样的阶层陷阱已经称得上侥幸。

于是万斯在自己的同事,同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的蔡美儿鼓励写下了这本书。值得一提的是,蔡美儿也是畅销书《虎妈战歌》的作者,看完这本《乡下人的悲歌》,也许你会对于《虎妈战歌》这本书有着全新的理解,为阶层上升而从小就开始的奋战,也许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主题。

 

在《乡下人的悲歌》这本个人回忆录中,万斯描绘了一幅美国人群像,剖析了地区和阶层衰落会给一生下来就深陷其中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万斯的外祖父母从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向北迁居到俄亥俄州,这些来自山区的人们被称为“乡下人”,虽然移居到了城市并且开始从事制造业,但他们与生俱来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让他们很难真正融入主流社会。

万斯自述说,这些来自山地的工人家庭中普遍有一种看不起高等教育的氛围,同时对于那种循规蹈矩的中产阶级生活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鄙夷,很容易陷入酗酒、吸毒和家庭暴力的恶性循环,而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很难坚持学业,更不用说考上名牌大学了。

万斯不无庆幸的回忆道,如果不是他有个坚持让他读书的阿嬷,可能他也早就跟不少发小一样中学没毕业就出去混社会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看重教育的东亚文化的某种优势,在中国,即便是工人和农民家庭,也大都对于“读书”这件事有着一种天然的敬畏,很多家庭更是把让孩子读名牌大学视为改变人生的唯一机会,当然,这种倾向可能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难得的是,万斯对于自己和所出身的群体都秉持了一种相对客观的审视态度,他认为,很多身边人陷入困境除了客观原因之外,其实也不乏主观原因。比如有些人从来不愿意好好工作,一遇到问题就认为“所有人都在欺负自己”,或者在一些政客的宣传下认为都是外国人抢走了他们的饭碗,错的都是别人,而不去思考自己该怎么改变。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即使是这种主观认知差距,同样也可能是客观环境所造成的,而这种认知差距,可能才是穷人难以突破阶层成为富人的关键因素。这正是哈佛大学罗伯特·帕特南教授研究团队在《我们的孩子》这本著作中所揭示的,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如何影响了下一代人的生活选择和境遇。


帕特南教授带领着他的研究团队,花费数年追踪访问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展现了穷孩子和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全方位差距,这种差距首先并不是物质生活,而是中上阶级的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引导、提供资源,而寒门子弟更有可能生活在残缺不全的破碎家庭,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双全的关爱或在隔代教养的环境中长大,贫富阶级之间的阶级鸿沟通过代际传承越来越扩大,而不是缩小,正如《纽约时报书评》评论,“读完此书,没人还能相信美国还有机会平等这回事。”

 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帕特南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政治学家,曾出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他的代表作《让民主运转起来》和《独自打保龄》是过去半个世纪引证最多的社会科学著作,2013年,帕特南曾因“深化了我们对美国社区的理解”而得到总统颁布的国家人文勋章。

学者的学术研究固然重要,但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生动具体的情景和故事也许更加能打动他们。这正是美国GQ杂志记者珍妮·拉斯卡斯在《看不见的美国》这本非虚构报道集中所做的事情。在这本书中,她描绘了那些被普通人和主流媒体所忽视的美国人形象:俄亥俄矿业公司的地下煤矿工人,阿拉斯加的海上石油钻井工人,缅因州采摘蓝莓的非法墨西哥裔劳工,拉瓜迪亚空中交管中心的空管员,得克萨斯肉牛牧场的牛仔,加利福尼亚的垃圾填埋场工人,衣阿华的长途卡车司机,亚利桑那的枪支店店员,以及辛辛那提猛虎队的啦啦队员们。

正是这些“看不见的人”支撑了美国的正常运转。作者在这本书中有意克制自己的任何偏向和观点,只用客观的描写来说话,正如她自己在序言中所说:我无意在这本书里表达任何个人的政治观点,也有意地控制了语气和内容,不代表任何人发出控诉或是请求……我相信,生活在那个特定圈子中的人群,是我最无法理解的,如果不是写作的契机,我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去理解。

理解是弥合分歧的前提,而理解往往又离不开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我们在本周书单最后推荐的一本书,是中信出版社今年刚刚出版的新书《简斯维尔:一个美国故事》。这本书所描写的是一个会让所有人都能够产生共鸣的故事:一个城市如何突然陷入失去经济支柱的危机,一群人如何陷入集体失业的困境。 

简斯维尔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普通城市,那种典型的美国小镇,它是美国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旗下历史最悠久的装配厂所在地,这个城市还曾经诞生了一个蜚声世界的美国品牌:派克钢笔。依靠着汽车装配和制笔这两大产业,在过去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个城市的居民一直过着富足和稳定的生活,他们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将一生服务于这两家公司。

2008年圣诞节的前两天,深陷亏损的通用汽车选择暂时关闭了简斯维尔装配厂,9000多个工作岗位在一夜间消失;2010年元旦后的一周,派克钢笔公司清理了在简斯维尔的最后一部分资产,将工厂整体迁往墨西哥,曾经的工业城市简斯维尔就如同被抽走了支撑的脊梁。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我们不难猜测出大概,很多曾经认为自己将在通用汽车工作一生的美国人被抛入了失业的窘境,他们不得不考虑是否接受通用公司买断工龄,并且接受职业培训,艰难寻找工作和痛苦转型……不过跟大部分人不一样的是,作者艾米·戈德斯坦报道的并不只是这些工厂关闭的一瞬,她对于简斯维尔这个小镇从2008年开始的持续变化进行了长期观察和关注。

尽管遭受重创,但最初的一切仍然显得有条不紊,简斯维尔的居民们聚集在一起,用不同的方式来试图走出困境,有人成立了工人自救组织,有人利用联邦拨款成立了培训失业工人的黑鹰技术学院,越来越多经营贷款业务和提供慈善资助的网店和中心开张,人们用海伦·凯勒“上帝为你关上门,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样的箴言来互相鼓励。 

六年之后,并没有奇迹上演,但也没有灾难发生,简斯维尔的人们看起来默默接受了现实。2015年万圣节之前,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简斯维尔工厂的状态从“待命”改为“永久关闭”,这意味着简斯维尔的通用汽车装配厂彻底成为了历史,一些对通用汽车还会回来抱有希望的简斯维尔人感到了绝望,而一些认为简斯维尔应该向前看的人们则为此感到庆幸,有人沉沦也有人奋进,但生活仍然在继续。

也许能够为这件事提供一个注脚的历史事实是:在第二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威斯康辛州在32年之后第一次倒向了共和党候选人,帮助声称要让“美国重新伟大”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尽管简斯维尔这座小镇仍然把更多选票投给了民主党。

实际上,《美国工厂》讲述的就是另一个“简斯维尔”的故事:同样是一个由于通用汽车关闭工厂而骤然萧条的中西部城市,同样是一群由于失业而陷入困顿的美国蓝领工人,但这个故事由于中国企业家和中国工人的到来而拥有了更多戏剧性和冲突。我们很难对孰是孰非做出简单的评判,正如奥巴马自己所说,在纯粹的黑与白之间,有着广袤的灰色地带。在更多了解当代美国之后,我们也能够更加理解这些美国人内心深处的忧虑,这些忧虑很可能会在未来某一天,或者早就已经成为了我们自己的忧虑。

 

  •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09821号-1
  • 法律声明: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 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商业媒体及纸媒请先联系:Juankang@barronschina.com.cn